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559090
原文链接:http://click.aliyun/m/13894/
费开通大数据服务:https://www.aliyun/product/odps
曾经表示“要做伟大的公司”的豌豆荚在今年7月被阿里收购了。这家公司巅峰时期,估值曾高达10亿美元。然而,最后被收购时金额大跳水。据传当时的收购价为2亿美元,不过这一数额并未得到阿里巴巴和豌豆荚的确认。
豌豆荚于2009年成立,并在同年12月获得创新工场数百万美元天使投资,也是创新工场第一批推出的移动明星产品。2011年1月,豌豆荚获dcm中国数千万美元a轮投资。2014年1月,豌豆荚获软银中国、dcm、创新工场1.2亿美元b轮投资;同年3月,又获得高盛数千万美元的b轮投资。根据当时豌豆荚公布的数据,其累计用户已经超过3亿,日应用分发量超过3000万,在国内安卓市场位于360、百度91之后。
这款产品有很深的王俊煜个人印记,他是豌豆荚联合创始人,之前曾在google工作。“文艺青年”是现任豌豆荚总经理张博给王俊煜的评价。
在被收购之前,豌豆荚这款小产品也一直以“情怀”著称。据知乎上一位网友表示:“豌豆荚的情怀在打开app的那一瞬间就能感受到,发现一栏里有一些好玩的小众的应用,文艺范的感觉十足,还接入了视频搜索,推出了豌豆荚设计奖,真是把文艺做到了极致。”
随后,在互联网巨头夹击之下,安卓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华为和小米都预装自己的应用工具,瓜分了应用工具下载市场,也让豌豆荚很难再依靠“情怀”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和下载量。
之前也有消息称,联想、腾讯等都有过想要收购豌豆荚的意思,然而都被王俊煜拒绝了。他表示对巨头收购不感兴趣,并说:“我们除了抱抱猫以外也还真的没有什么别的爱好,退休也不知道该做什么。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能养几只萌猫,想花40万装空气净化器的时候,不用被人批准。这是创业的乐趣,及其中非理性的一面。”
因此当7月份豌豆荚宣布被阿里收购,并入阿里移动事业部时,也着实让外界惊讶。总让人觉得,被收购也许不是王俊煜个人的本意,或者说他其实并没有那么愿意。
如今快半年时间过去,豌豆荚已经与阿里巴巴原有的pp助手等分发平台进行整合,而王俊煜本人也已经淡出了豌豆荚的日常管理。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他正在筹备阿里内部的一个新项目。
12月20日,豌豆荚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发布会,公布了被阿里收购的168天里都经历了什么以及未来的方向。
这次代表豌豆荚出来的是总经理张博,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豌豆荚品牌不会消失,未来的目标是做到行业第二。
王俊煜退出管理
2015年11月的一天,代表阿里巴巴的张博在北京豌豆荚办公室与王俊煜见面了,这次见面的内容是关于收购的事情。
据张博描述,“当时聊得挺愉快的,双方都很认同一个观点,就是对于第三方应用分发产品,单打独斗想要持续较顺利的经营下去,还是有困难的,需要一个产品矩阵来支撑。阿里其实算是后面两家去跟俊煜谈收购事情的。”
张博回忆那次会面,王俊煜并不像外界说的那么“高冷”。他说:“王俊煜也同意我们的观点,很快我们就达成了共识。”
这一点的,在收购的发布会举行之后,王俊煜发了一封公开信中可以看到。信中表示,在整体android市场活跃度下降、硬件厂商应用商店加入、以及各种各样的应用都开始提供应用下载服务的大背景下,应用分发市场确实有很大的挑战,在碎片化市场的同质竞争中,越来越依赖渠道来获取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希望这个业务的规模能再上一个台阶,需要渠道、产品、品牌等多方面优势的紧密整合。阿里恰恰能提供这一点。
但第一次的谈判失败,最大的原因是资金没有谈妥。阿里方面认为豌豆荚的用户量、活跃度都在下降,估值也应该降低些,而豌豆荚的投资人却不同意。
不过张博说:“虽然这次收购没有成功,但我们之间一直有联系,我们会跟豌豆荚的工程师、俊煜聊聊产品的情况、该怎么做的一些问题。”其实这也为第二次收购谈判奠定了基础,双方的了解加深了。
在2016年3月,张博再次跟王俊煜谈起收购的时候,也就很顺理成章的敲定了。
在7月份正式宣布收购消息的公开信中,王俊煜说:“六年前,我单纯的想法是做出一个设计卓越的windows端的手机助手,让还处于发展初期的android手机更简单好用。我们今天做出的决定是我们主动做出的选择,我们相信这能给应用分发业务带来更好的未来,让它的规模能再上一个台阶。”
如今半年时间过去,阿里移动事业部整合了豌豆荚、阿里游戏、pp助手、uc应用商店、神马搜索,并联合yunos应用商店等应用分发平台,成立阿里应用分发,将实现全流量矩阵布局。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目前豌豆荚主要负责人是张博,王俊煜已经不再管理豌豆荚的具体事务,而是以顾问的身份来参与到这个项目,后者在负责阿里的一个新项目,该项目也已经在筹备发布。
目前豌豆荚在阿里的进程才刚完成数据的打通。张博解释:“豌豆荚已经可以通过阿里云maxcompute平台https://www.aliyun/product/odps,与阿里大数据进行融和。我们打通了淘宝天猫电商数据、uc阅读数据、优酷观影数据等多维度内部数据库,分析用户的购买行为、阅读行为、下载行为、路线行为等,精准分析用户需求,个性化推荐精准度高达到90%。”
“任何时候用户的需求都是更高效地获取好内容。”张博指出,这在流量底层化市场背景下,豌豆荚向双入口的转型是势在必行。
目前豌豆荚推出“内容分发”战略,最大的目标是做应用内容的聚合和前置化,通过应用前置出来的内容和服务去吸引用户,更快地触达用户,为用户提高获取app内容的效率。例如搜索“练腹肌”,可直接出现腹肌锻炼主题的视频、文字攻略;用户日常登入豌豆荚,也能收到推荐给用户的个性化视频、新闻资讯、小说等内容。
豌豆荚和pp助手会差别定位
在阿里公布的应用分发体系下,已经有豌豆荚、阿里游戏、pp助手、uc应用商店、神马搜索和yunos应用商店这6个应用分发平台,而其中豌豆荚和pp助手这两个同类型的产品也难免被拿来比较。
张博对两个品牌未来的发展做了明确的表示:两个品牌会同时存在,不过以豌豆荚为主,而且二者的定位也有明显的差别。
“豌豆荚的用户主要分布在一二三线城市,这款产品在这些城市认知度和接受度比较高,所以我们也会继续发挥这个品牌的价值;而pp助手是从四五六线城市起来的,它在满足这个市场的用户需求的同事,也能给豌豆荚输送一些优质的用户。目前这两个产品的团队也已经合并在一起。”张博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
张博还说:“在一二三线城市豌豆荚由于此前的定位,受众也相对是跟产品定位相同,商务人群、文艺青年偏多,因此产品上的内容也将会偏财经、商务等这类受众,而pp助手的内容则会偏娱乐些。”
现在豌豆荚正在做产品的升级和优化,今天的发布会上豌豆荚公布了“内容分发”战略。
移动设备的人口红利期已经过去,应用商店的用户虽然依然有所增长但是已经不能作为寻求增长的途径,传统的应用商店模式面临挑战,这也是豌豆荚之所以做出内容分发策略的重要原因。
张博认为,行业竞争已经升级,不再是流量入口的争夺。大量长尾应用得不到应有的曝光度,而很多用户也不能精准的找到自己需求的产品,基于这个出发点,豌豆荚的内容分发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把应用的内容前置,即用户不用下载应用,就能在豌豆荚里面看到应用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内容对自己感兴趣的应用进行下载。
张博还透露,这个新功能将在下一版本中实现,首先是以短视频为核心内容,以后还会去添加更多有特色的内容。基于阿里大数据的应用,豌豆荚未来能够更精准地向用户推送内容,以及内容背后那些优质的长尾应用。
在第三方应用市场上,pp助手+豌豆荚排在腾讯应用宝、360和百度之后,因此在大众有这么多选择的时候,豌豆荚和pp助手两个渠道地***到底能够获取多少份额,也还需要持续观察。
张博还是有信心的,他说:“其实,从流量上看,我们跟应用宝的差距还有很大,但是与第二第三名相比,是差不多的。我们希望到2017年底,能够做到业内第二。”
在近日的发布会上,阿里也透露将推出“青藤计划”,投入10亿流量扶持优质内容的app。从2017年起,阿里应用分发会每月评选出一款优质app,至少能获得一次豌豆荚或pp助手客户端闪屏推荐,一次500万次级的单品推荐活动的推广资源曝光,以及多品牌联合营销的机会。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何小鹏透露,未来阿里会把应用、游戏和分发的矩阵搭建起来,联合yunos应用商店形成一个阿里应用分发的矩阵生态,通过从操作系统分发、应用商店分发、页端分发实现多场景生态布局。
转载于:https://blog.51cto/11778640/1907350
本文标签:
九游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完成数据的打通-豌豆荚被阿里巴巴收购后的168天 内容由热心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elefans.com/xitong/1727405517a1113329.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